1、不发薪资故意扣钱犯不犯法判几年
不发薪资故意扣钱,这种行为在情节紧急的状况下确实犯法,并或许会被判刑,依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办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导致紧急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不发薪资故意扣钱的行为,一旦达到法律规定的紧急程度,用人单位及其有关责任职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2、拖欠薪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拖欠薪资的法律后果是紧急的。
1.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用人单位需要承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若拒不支付,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渠道需要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薪资及相应的赔偿。
2.从行政责任角度来看,用人单位或许会遭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行政处罚,如罚款等。
3.也是最紧急的后果,即刑事责任。如前所述,若用人单位拖欠薪资且情节紧急,构成犯罪,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罚。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薪资。
3、用人单位拖欠薪资怎么办
面对用人单位拖欠薪资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来解决:
1.协商:第一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和解的可能性。通过友好交流,知道拖欠薪资的具体缘由,并争取尽快得到应得的报酬。
2.投诉举报: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置,并督促其支付拖欠的薪资。
3.申请仲裁:劳动者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前,需要筹备好有关证据材料,并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
4.提起诉讼:若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仍不实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需要履行支付拖欠薪资的义务,不然将面临强制实行等法律后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解决拖欠薪资问题的过程中,劳动者应当维持冷静和理性,防止采取过激和暴力行为。只有依赖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才能确保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